原材料进厂(场)后应及时通过目测等简单的检验方法,检查外观质量,重点做好下列项目的检查。
一、水泥
重点检查水泥的生产单位、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出厂日期、随车“产品质量合格证”。按同一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的水泥,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检一次,或按出厂编号对必要试验的项目进行复检,随到随检,发现异常,立即报告试验室主任及相关人员。通过胶砂稠度初步对比水泥的需水量,定期进行配合比试验,跟踪生产、运输、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用水量及状态的变化。注意观察不同时期的水泥颜色,如果水泥颜色突变,则要慎重使用,避免工程事故,及时发现水泥中的掺合料或熟料变化、调包、误用粉煤灰等。3d和28d强度发展情况,总结水泥胶砂强度发展规律,发现3d强度偏低应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水泥应选择强度稳定,与外加剂相容性好,便于操作控制的大厂水泥。
二、砂
重点检查砂的细度模数、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含水率、杂物等。砂子应先进行目测含泥量、泥块含量等指标,同规格的砂以400m3(或600t)为一批次,不足400m3(或600t)时,检验一次,对于砂质量稳定、进量较大时,可以1000t检验一次。初步判断砂质量的好坏,主要靠“看、捏、搓、抛”的方法。“看”,抓一把砂摊在手心,细看粗细砂粒分布的均匀程度,各级颗粒级配分布越均匀质量越好;“捏”,砂含水率的高低通过手捏,捏后观看砂团的松紧程度,砂团越紧证明含水率越高,反之越低;“搓”,抓一把砂在手心,用两手掌搓后,轻轻拍手,看手心上粘附的泥层,泥层越多且黄则证明砂含泥高,反之含泥低;“抛”,砂经捏后在手心抛一抛,若砂团不松散,可以判定出砂细、含泥或含水较高。
三、石
重点检查石的规格、颗料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料含量、杂物等。石子应先目测含泥量、泥块含量等指标,对同规格的石子以400m3(或600t)检验一次,不足400m3(600t)时,检验一次。对于石子质量稳定、进量较大时,可以1000t检验一次。目测碎石质量好坏,主要靠“看、磨”的直观方法。“看”,是看碎石的最大粒径以及不同粒径的碎石颗粒分布的均匀程度,可以初步判断出碎石级配的好坏,看针片状颗粒分布多少,可以估计出碎石对混凝土和易性和强度的影响程度大小;看碎石表面附着尘粒厚薄程度,可以分析出含泥量的大小;看干净的碎石表面晶粒分布程度,结合“磨”(两粒碎石对磨)可以分析出碎石的坚硬程度。
查看石子中是否有页岩和黄皮颗粒,如果有较多的页岩颗粒就不可用。黄皮颗粒分两种情况,表面有水锈而没有泥,这种颗粒可用,不会影响石子与砂浆间的粘结。当颗粒表面粘有黄泥时,这种颗粒为最差的颗粒,它会较大地影响石子与砂浆的粘结,这种颗粒较多时就会降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四、外加剂
重点检查外加剂的生产单位、外加剂品种、随车“产品质量合格证”。做到车车进行水泥净浆或者混凝土试验对经时损失检测,合格方可入罐。混凝土外加剂,通过目测观察颜色,可以大致判断出是萘系(褐色)、脂肪族(血红)还是聚羧酸(无色或淡黄色),当然,还有萘系和脂肪族复配后的产品(红褐色),从气味上也能判断减水剂的品种。至于混凝土膨胀剂,如聚丙烯纤维,钢纤维等特殊材料,一般都随货物附有产品说明书和质检报告,做好产品验收就可。
五、掺合料
重点检查掺合料的生产单位、掺合料的品种、随车“产品质量合格证”。对进厂粉煤灰均应车车检测细度、需水量比,检测合格方可入罐。粉煤灰感观质量的判定,主要用“看、捏、洗”的简便方法。“看”,则是看粉煤灰的颗粒形状,若颗粒是球形,证明粉煤灰是原状的风道灰,反之则是磨细灰。“捏”,用拇指和食指捏,感受两指间的润滑程度,越润滑,则反映粉煤灰越细,反之则越粗(细度大)。“洗”,用手抓一把粉煤灰捏后用自来水冲洗,若附着在手心的残余物很易被冲洗干净,则可以判断该粉煤灰烧失量小,反之残余物较多不易冲洗则说明粉煤灰烧失量偏高。粉煤灰的外观颜色也能间接反映粉煤灰的质量。颜色黑,含碳量高,需水量就越大,异常情况及时采取配合比试验,查看对用水量、工作性能、凝结时间和强度的影响。矿渣粉外观颜色为白色粉末,矿渣粉颜色发灰或发黑说明矿渣粉中可能掺加了活性较低的钢渣粉或粉煤灰。对矿渣粉车车检测流动度比,合格方可入罐,注意同一厂家不同时间产品的质量稳定性。